打造精品课程 重量级专家来城市风险管理研修班授课

发布时间:2017-08-20
作者:URMI
点击:36

九寨沟地震牵动亿万人的心。自然灾害难以防范,有没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减少其带来的人员和财物损失?有哪些金融措施可以帮助其灾后重建?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首期城市风险管理课程研修班第二次授课8月18日在经管学院如期举行,两位业界学界重量级专家,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和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亲自为学员们授课。二人围绕着近期的热点问题,将各自所在领域参与风险管理的理念诠释、创新研究、实践与解决方法带到了课堂中。

作为一位有着三十余年国内外保险专业工作经历的资深专家,周延礼对保险行业参与风险管理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由于地震、洪水等巨大城市灾害发生的频度无法预测、灾害损失程度大、影响范围广,因而巨灾风险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做好城市的风险管理和预防,不但能有效缓解自然灾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还能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和民生福祉的一项具体民生工程。

“但是,近年来,逐步建立的中国城市风险管理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周延礼说,“解决城市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保险业也应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深化对城市风险管理的认识,进而从组织架构到技术开发、产品服务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应对,积极主动参与、推动城市风险管理与预防工作。”

“面对城市风险管理和预防的紧迫需求,保险业既有专业能力,也有社会责任,在城市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周延礼说,“首先,保险业应该在城市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风险中发挥作用,这些自然灾害包括暴雨、洪水、地震等;其次,保险业应该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应对交通、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等风险管理中,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应积极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引导推动保险业与城市发展紧密对接;第四,发挥保险业在城市重大建设、重点工程的保险保障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用保险工具助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周延礼认为,保险业未来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成为城市风险管理与预防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第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自觉融入城市发展全局和重点领域;第二,加强保险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能力,切实从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实际出发,加快产品创新,改进服务;第三,提高应急体系和灾难应对能力,提升风险预警、风险减损、风险应急演练与协同配合、人员技能水平等软硬实力,提高风险应变能力和效率。

在城市灾害中,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是发生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损失最大的灾害之一。在气象领域深耕多年的陈振林详细介绍了上海多灾种的早期预警系统在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成果。使学员们从上海综合气象服务、技术支撑、服务提供机制、效益评估等方面了解了气象服务在灾害预警、风险评估、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从陈振林的授课中,学员们了解到,随着《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上海已经形成了全市预警信号集约化发布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100%。上海初步建成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开展多灾种风险分析与研判。气象部门参加了19个专业部门机构,成立城市内涝、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健康气象、海洋气象等5个方向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工作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的针对性:与应急部门合作,探索建立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环保部门合作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与地铁公司合作搭建并开通了“轨道交通气象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平台”;与港口管理部门合作探索建立“港口气象官”制度……与此同时,上海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气象战略,大力发展远洋气象导航,为服务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高能力;与上海商飞共建试飞气象保障中心,为国产大飞机首飞把关。

陈振林强调,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气象部门 “政府主导、部门主体和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推进的制度保障,在气象灾害防控过程中始终坚持贯彻五大原则:“明确考核内容,凸显政府主导责任”、“确立风险预判通报机制,部门联动关口前移”、“创设社会参与章节,社会共治有法可依”、“业务服务、科技创新与社会管理并重,气象部门全面履职”、“设定红警停工停课法律制度,强化预警‘发令枪’核心作用”,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另外,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王俊骅副教授也给学员带来了一堂题为《道路桥梁运营及施工安全风险》的课程,他在授课中强调,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即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按性价比做风控,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上。

学而不思则罔。三位专家授课结束后,学校特地针对第一次的课程内容安排了一次小组讨论,由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赵海峰主持,帮助学员们温故知新,消化理解学习内容。上台演讲的学员们唇枪舌剑,各抒己见,虽风格迥异,但也不乏妙趣横生、幽语迭出之人,获得学员们的阵阵喝彩。在紧张的思辨讨论和激烈的头脑风暴后,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总结了前两次课的学习成果。孙建平说,城市风险管理课程研修班举办的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形成一套风险管理的机制,诞生一批风险管理的企业,培养一批风险管理的人才。希望学员知行合一,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于实际工作中,将课堂中的内容运用到解决问题中。逐渐培养各自所在行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意识深入人心,并贯穿到各个业务环节,进而对社会各界进行风险教育。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