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召开“城市交通建设运行风险管控”特别论坛

发布时间:2017-06-13
作者:URMI
点击:16

6月9日至10日,以“交叉创新与转型重构”为题的2017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城市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院、高等院校的代表150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下,中国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这也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首次在高校举办。

此次年会上,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的“城市交通建设运行风险管控”特别论坛于10日下午2点,在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综合楼顺利召开。论坛由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方守恩教授主持,并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包括: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徐祖远;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陆键;上海气象局局长陈振林;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发表主题演讲。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龙宁、上海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总监丁芳、滴滴出行政府事务部总经理凌亢以及多位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均出席论坛。我院李晔副院长、高欣副院长、武景林副院长出席论坛。

主题演讲环节,五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就自己长期研究的领域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台下与会人士热烈参与讨论。

一、城市风险管控的思考

徐祖远主任首先为论坛作了《城市交通风险管控的思考》主题演讲,他围绕功能与风险、发展与现状、问题与体会、管控与思考这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徐主任谈到实施风险管控对城市运行的重要性,由自然环境带来的次生灾害,基础设施运行、公共安全带来的衍生风险,以及城市社会风险衍生的交通保障能力形成了当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风险类别。徐主任强调建立有效的城市风险管控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当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呈现出的交通问题从单一性演变成密集性、流动性、区域性和并发性共存的多元化特征。对此,徐主任总结了现阶段的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包括积累数据、制定标准、搭建平台、严抓考核、调整完善体制机制以及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徐主任指出,城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安全是交通不变的追求,只有三者有序协调发展,才能构建有温度的美好家园。

在互动提问环节,徐主任分别就参会者提出的交通发展引发的噪音问题、轨道交通安全问题和风险源的识别方式等关切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建议。

二、跨长江大桥风险管理

陆键院长在发表题为《跨长江大桥风险管理》演讲中分别通过长大桥梁风险带来的危害、长大桥运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关系、长大桥梁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长大桥梁风险及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长大桥梁安全运营风险管理。陆院长指出须充分重视长大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事前主动安全管理)比应急救援(事后被动安全管理)更重要,前者是常态管理,后者是突发管理。他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结论得出长大桥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储备并建模,应该充分依靠大数据推断事故概率,从而提出预警。陆院长以苏通大桥和广深高速公路长大桥梁为例,介绍了灾害天气及紧急情况下长大桥梁运营管理的关键技术。最后,陆院长总结无论是灾害天气影响还是危险品运输事故,通过研究得出的风险评估模型都能较为准确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交通安全管理通过这些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够化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互动提问环节,陆院长就参会者提出的风险储备缺少哪些具体数据等问题作出了专业回答,并强调要重视建立风险管理数据库,有大数据的支撑,才利于未来评估建模。

三、道路危险货运行业管理与风险防控

杨小溪副主任从政府监管部门角度作了《上海市构建道路危险品运输风险防控机制的探索》的主题演讲,通过道路危险货运行业概括、管理做法、存在短板和应对思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道路危险货运行业管理中的风险防控。杨主任谈到了危险化学品因其本身的危险特性和运输环节分散、量多面广等特点,造成极大的危险隐患和管控难度,并简要介绍八种防控本市道路危险品运输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危险品货运监控机制存在的短板。对此,杨主任提出五项风险管理措施,一是建立风险管理标准体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完善“自辩、自评、自控和重大危险源自报”责任链条;二是建立安全风险排查闭环管理机制。排摸风险,建立档案,制定清单;三是建立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加大电子化支撑;四是强化第三方安全监管平台的作用,完善风险管理事后监管机制;五是加强危化品应急救援工作,完善风险应对机制。杨主任最后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科学施救,安全施救,有序施救,有效防控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推动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应急救援。

在互动提问环节,杨主任就参会者提出的运输企业如何考评作出了言简意赅的回答,并特别强调要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

四、城市交通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陈振林局长为大家作了《城市交通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围绕城市综合交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上海交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实践等方面畅谈气象影响预报对风险预警的重要性。陈局长列举了次生灾害的衍生对交通的重大影响,如2013年暴雨导致交通瘫痪;2015年台风导致虹桥机场被淹,航班延误;2016年11月因团雾影响,车辆连环相撞致9人死亡等,并对气象灾害特征、未来气象灾害风险预估做详细讲解。由此陈局长提出了上海交通气象影响预报的发展思路: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需要气象部门和用户充分互动等。他介绍目前上海的气象服务已与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合作:为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如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天气预报、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建立多部门预警通报机制等;为轨道交通气象服务,如共同开发“轨道交通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为沿线各区段提供预警服务等;为航天气象服务对象,如为国产飞机C919首飞、试飞提供气象保障等海上交通气象服务等。陈局长也谈到了上海气象部门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提出多元融合助力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开放合作顺应上海智慧交通发展、厚植先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等方案,更好的支撑城市交通的运行和发展。

在互动提问环节,陈局长就参会者提出的数据共享、空间尺度布设的原则和应用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五 、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行的风险保障

孙建平院长为论坛作《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风险管控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他从实践、体会、思考的角度对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行的风险管控进行探讨和分析。孙院长指出随着轨道交通日均客流的日益增多和超负荷运载的现状,随之而来的风险和挑战也呼之欲出。他以大量数据和事例为支撑,总结归纳了城市面临的十大风险和挑战,并作详细阐述。随后他又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角度,直面挑战,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提出十条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应对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行的十大风险。最后,孙院长从“严肃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密构筑安全基础管理体系、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风险掌控措施”重点出发,提出三条思考:一要创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进行差别化管理,通过第三方风控专家团队制定有效方案,为评估提供专业建议;二要强化规划建设源头防控,排除可能的隐患;三要多方协同防范安全风险。健全统筹协调,社会各方群防群策,还要做好轨交站外的属地管理,确保上海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在互动提问环节,孙院长详细解答了参会者提出的轨交车站突发事故时如何应急处理、如何整合各部门建立预案等问题。

最后,在自由讨论环节,嘉宾和参会者围绕主题交流了心得体会,探讨了城市交通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龙宁谈到了此次的参会感悟、防控方案措施以及管理层面顶层设计和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性;同济交通运输学院涂辉招教授交流了通过移动终端和行为感知最终形成风险预指的设想,以及未来高校与相关单位合作研究的希望;同济交通运输学院王俊骅副教授提出了风险与隐患的重要区别,及带来的不同影响。专家和主持人为此做了一一解答。讨论结束,大家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城市交通建设运行风险管控”特别论坛圆满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