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开展课题调研

发布时间:2017-10-27
作者:URMI
点击:25

10月25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联合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加强住宅小区运行风险管理,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课题调研,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出席并讲话。

当天,课题组考察了虹口区天宝西路第一小区、彩虹湾一期蔷薇里,并与社区基层工作者座谈交流。天宝西路第一小区为售后房小区,建筑面积4.8万平米,现有973户居民。为了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业主各方积极配合,以“三会制度”,即协调会、听证会、评议会为载体,畅通沟通渠道,调研民意,共同商讨,解决各项难题。彩虹湾蔷薇里为保障房小区,建筑面积9.4万平米,现有650户居民,由物业公司负责前期管理,参照商品房管理模式进行物业服务。

会上,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居委会、天宝西路第一小区业委会、虹达物业与江湾镇街道、虹湾居委会、佳灵杰物业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社区治理现状、面临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

参加课题调研的市政协常委顾国林,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市政协委员胡苏云、王承馥、孙海彬、李磁泉,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专职副主任高小兰分别从防范住宅小区运行风险、提高居民自治意识、推动社区治理各方形成合力、社区治理工作创新等方面,和参会的社区基层工作者进行了交流探讨。比如,在推进社区综合治理上,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但要从管理者入手,还要从管理对象入手:要处理好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这者社区治理“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有效规避社区运行风险;要在党建引领下,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强化居民自治,推进基层协商;在创新社区治理、规避社区运行风险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补好短板。

孙建平指出,当前住宅小区主要存在三种运行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风险、服务风险,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应当提前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当天考察的两个小区,在社区管理方面都非常“用心”“用力”,他建议对其中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课题组成员对当前的调研内容进行了梳理。今后,课题组将继续深入调研,剖析住宅小区运行风险种类、成因、对策。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