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总结过去 谋划持续发展——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8-02-05
作者:URMI
点击:112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戊戌年立春之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迎来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来自各理事单位的理事们齐聚一堂,总结工作,谋划发展。会议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理事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主持。研究院副理事长、院长孙建平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一年来研究院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同济大学、太保产险、上海银行、临港集团、建科院、环亚保险、舜杰建设、同济交通院、经管院、城风院、中国城市化战略发展委员会等理事单位的理事或理事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祖远受邀列席本次会议。
 


 

研究院副理事长、院长孙建平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一年来研究院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2017年是研究院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事关未来发展。研究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克服了建院初期人手不足,条件欠缺的各种困难。在院理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全院上下抓住机遇,创新机制;凝心聚力打基础、促发展、创品牌,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在课题(项目)研究、搭建平台、咨政建言、人才培养、对外宣传、内部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面实现和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课题量多质高

 

研究院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围绕着课题(项目)研究展开,遴选了一批精品课题,制定了详细的课题承接计划,已形成“1+16+X”课题研究格局。截止目前,2个课题已结题;8个课题完成立项、开题,进入研究阶段;4个课题处于承接探讨阶段。

 

咨政建言获得肯定

 

作为城市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端智库,研究院发挥了咨政建言的重要作用。成功举办“2017城市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又在2017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上承办“城市交通建设运行风险管控”特别论坛。同时,院领导还多次受邀进行专题讲座或主旨演讲,宣传城市风险管理理念。

 

合作交流全面铺开

 

研究院积极挖掘资源,多渠道开放合作,与城市风险管理和运行的相关政企单位和媒体达成共识、展开探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与新华社上海分社和 SMG 融媒体中心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

与轨道交通、水务、气象,以及相关第三方风险管控平台等政企目标单位合作挂牌实践基地。

与上海联合减灾与应急管理促进中心、滴滴出行、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等单位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联合办班迈上轨道

 

研究院和同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开办的首期《城市风险管理》课程研修班已在2017年7月开班。课程邀请到相关领域政府部门、学术专家和业界领袖担任讲师,课程内容兼具前沿性和实操性。

 


精品文库启动编撰

 

由研究院起草的《城市风险管理丛书》,其编撰工作已启动。《丛书》编委会由研究院理事会成员和专家委员会正副主任担任。《丛书》已正式获批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

 

对外宣传扩大影响

 

研究院已搭建了研究院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研究的动态《简报》也定期发送至本市和全国各省市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2017年全年累积制作简报共57期,对外寄送6031份,微信推送文章近100篇。

 


内部建设补齐短板

 

 

目前我院共有各类专兼职人员23名,基本形成以专家办、四中心业务推行、综合办公室协作服务的运转模式。

院内已集聚 40多位城市风险管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各类专兼职研究员30多人。

在理事单位舜杰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研究院基础建设之一办公室装修落成,现已入驻办公。

以“强管理制度先行”为理念,逐步完善与制订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打牢研究院管理根基。
 


 

针对2018年的工作,孙建平院长提出了切合本院实际的工作规划。2017年研究院的工作主要围绕“打基础”、"谋发展"展开,新一年院工作的立足点将放在“强功能”、“提水平”上。研究院将持续加强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以中办、国办下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契机,以前沿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转化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品牌提升为核心,以研究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柔以载道,融以致远,用课题(项目)品质带动研究院品牌,促进城市风险管理各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城市风险管理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风险管理人才的成长,全力以赴推进研究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课题研究上水平。在“1+16+X”的课题模式做好的同时,也要保证质量,提高品质;理论研究要从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上做思考,争取成功完成国家级课题的申报工作。

二是成果转化上水平。研究院在未来要聚焦“做方案”,注重落地,主攻“三线”城市,力争打造城市风险管理示范点。

三是人才培养上水平。在继续办好"城市风险管理课程研修班",筹划开办“城市风险管理短期班”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风险管理培训班。

四是合作交流上水平。会同相关城市举办各类城市风险管理研讨会;拓宽城市风险管理论坛的举办渠道,扩大影响面;设立实践基地,为未来教学研究创造条件;成立若干研究所,实验室,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支撑。

五是内部建设上水平。增设顾问委员会;筹建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下的城市风险防控研究基金;力争完成《城市风险管理丛书》概论的编纂工作。

 

 

 

理事会肯定了研究院在过去一年做出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方守恩:研究院要致力于创新发展,加强与城市风险管理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金福安:研究院过去一年的成绩为同济大学的招牌增色添香。

吴兵:非常同意研究院下一阶段的“四梁八柱”的发展计划,应在研究院内部增加若干研究中心、研究所,下一阶段可加大对气象交通风险的研究。

蔡义鸿: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邀请研究院参加第十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和“中国城市化论坛”。

秦宝华:加强研究院内部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年轻专业的研究院队伍。

鲍荣清:2017年研究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2018年希望能利用环亚保险在保险行业中的实践经验配合研究院在风险管理研究,特别是成果转化上开展工作。

 

李超: 2018年立足核心课题的研究,并提前计划课题结题后如何将研究成果落地。

 

 

会上,还审议通过了研究院2017年财务执行情况及相关人事任免事项。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作为风险管理行业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2018年将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