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带队赴上勘院(岩土)调研

发布时间:2018-02-28
作者:URMI
点击:75


 

随着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地下空间的开发,运用地下实体空间来进行商业活动和交通布局。然而,由于封闭性、地势低以及地质构造的特殊性,使得城市地下空间从规划到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提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2月26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带队赴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上勘院(岩土)董事长陈丽蓉、总裁武浩、副总裁顾国荣、总工许丽萍等领导出席。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燕平、伍爱群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在陈丽蓉董事长、武浩总裁的陪同下,孙建平院长首先参观了“不忘初心筑梦上勘”上勘院(岩土)院史走廊,在详细了解了上勘院(岩土)六十年的发展征程后,对其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稳中有升的单位实力和形象表示由衷的祝贺。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孙院长说,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有效扩展城市空间容量、解决交通拥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2018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被定在了城市工作的首位,然而社会对于城市地下空间风险的认知与其发展速度却并不匹配,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也尚未建立,使得地下空间的风险暴露在城市风险管理的不完善中。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作为国内高校中首个以“城市安全”为研究方向的机构,致力于打造城市风险管理领域的高端智库、搭建城市风险管理行业的交流平台、促进城市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城市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地下空间安全作为城市安全中不可或缺却常常被忽视的一环,需要将其纳入城市风险管理体系,提前进行风险管理。上勘院(岩土)作为国内岩土勘察的龙头企业,在地下空间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中具有成熟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研究院提供此方面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双方可通过成立所、中心等研究机构展开深入合作,提高地下空间安全的被关注度。
 


 

陈丽蓉董事长充分认同孙院长的观点。她认为,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实体空间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岩土勘察单位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城市地下空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大多数地下空间的管理者、使用者缺乏保险意识,使得上勘院(岩土)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没有一项工程建设和运营使用项目不带有风险,怎样降低、分担或转移风险,成为地下空间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上勘院(岩土)已为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管网普查等领域展开技术服务。但如何通过机制创新,使得地下空间的安全管理形成一套体系,这需要同济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这样的高端智库进行理论研究,形成实操方案。 

对此,孙院长指出,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应该加快建立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对城市地下空间的风险管控。在政府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作用。
 


 

座谈交流中,各参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踊跃发言,互动热烈,对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交流透彻、探讨深入。双方表示未来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力争在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上发挥各自优势、循序渐进、主动作为。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