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建设作为公路及公路运输管理的核心问题,展示了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全面综合发展能力,可以有效评价公路及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效率。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世界道路协会联合举办的“公路及公路运输行政管理效能国际研讨会”4月25日在北京召开。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受邀作为演讲嘉宾参与了本次大会并作了题为“上海综合交通治理与创新”的主题演讲。孙院长结合自己在工作的研究和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上海在综合交通体系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上海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基本建成了符合“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定位的综合交通体系。对于这三个五年取得的成绩,孙院长用“砥砺奋进、成绩斐然”八个大字来形容。以枢纽、功能、网络为标志的对外交通体系日趋成熟,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基础、水上轮渡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以道路货运为主要方式、枢纽场站为主要节点的城市货运配送体系初步形成。“上海这几年交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长期积累的交通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这过程中,有上海的天然优势,但更多地是各方的共同努力。”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孙院长认为,还必须看到上海交通依然存在的痛点问题。“轨道交通高峰拥挤严重,地面公交吸引力不够、换乘不很方便,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和可靠性尚需提高;道(公)路系统功能和结构还不尽合理,路网局部连通性不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突破力度不足,道路拥堵形势依然严峻;现有交通管理手段在面对新型交通模式存在诸多不适应性,综合交通节能减排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压力;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市场化、科技化等手段的应用还不充分,交通运行秩序需要持续改善。”
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都对综合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孙院长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途径依旧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做到公交优先,‘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创新综合交通管理模式’,这三点必不可少。”
总之,孙院长认为,“未来五年,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将逐步进入‘完善功能、注重管理、提升服务’的交通设施建设和品质提升并重发展阶段。只有时不我待、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治理交通拥堵的新路,形成综合交通管理的上海方案,中国方案。”
据悉,本次研讨会举行旨在交流衡量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效能的方法和良好治理的最佳实践,提供平台,协助、支持公路和交通运输机构的良好治理,从而为全球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