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4日,《城市风险管理丛书》部分分册正式启动编撰以来,各分册的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截至5月,已有80%以上的编撰单位提交了分册大纲。同济大学出版社对大纲内容梳理后,挑选了10篇优秀大纲于5月4日在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召开丛书编撰推进会。会议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军主持,院长孙建平参加会议并对第一阶段的编撰工作进行总结。
刘院长首先介绍了分册大纲的收集情况。“目前共收到大纲 16 篇,从大纲的结构合理性、内容完整性、逻辑严谨性等方面来说,每本大纲各有所长。我们精中选细,从中挑选出了 10 篇较优秀的作品。特地请这10本分册的编撰单位来分享经验,大家头脑风暴,好的互学,不足的改进,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完善每本大纲,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最终根据时间节点和大纲内容,遴选出 6-8 本丛书,申报今年首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同济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总编办主任高晓辉分析汇总了目前已收到的16篇大纲后,梳理了三大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对风险的界定可以更清晰一些;二是建议明确整套书的定位,目前偏技术操作层面的较多,而管理层面较少;三是概论里建议增加系统性、集成性的内容,同时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增加可阅读性。
在收到的16篇大纲中,《城市水安全风险防控》和《城市高铁风险防控》两本分册的大纲因对风险的把握较精准,体系较完善,会上特地邀请了上海市水务局科信处处长胡传廉和上海市铁路局安监室综合科秦晓峰作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这两本大纲编写的思路和过程,供其余单位参考借鉴。
听完介绍,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就目前编撰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经汇总梳理,这些意见集中在四大方面。一是希望研究院能提供编撰委托书,方便后续工作开展及经费申请;二是因时间紧迫,若要体现概论与分册的关系有一定难度,希望同济大学出版社针对每本分册提出编写要求,各单位按需完成;三是编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短时间内做到质量的提升有一定难度,字数保证因放在首位;四是因每本分册都是自成体系,可能会有内容上的重复,建议最后再做调整。
同济大学出版社土木与交通编辑部主任吕炜就申报要求进一步作了补充说明,再次重申希望每家编撰单位务必抓紧时间节点,在大纲中加强前沿做法内容的体现,尽力提高编撰水平、提升编撰质量。
孙院长对参编单位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更对所有人在《丛书》编撰工作付出的劳动表示感谢。“丛书编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希望大家不仅仅是把编撰当成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更要把它当成是对各自领域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丛书》目前已获批‘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教委支持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因此每本分册的编撰单位要有精品意识,争取将自己编撰的分册打造成自己领域内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教科书和有技术性、操作性的工具书。总之,这套《丛书》的出版目的是填补城市风险管理作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在系统教材上的空白,从学科交叉起步,最终将城市风险管理打造成一门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