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保险+科技融合发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12-24
作者:URMI
点击:108
 
  12月19日,“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七届普惠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数”享生态,“智”惠金融。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延礼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周延礼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科技和互联网巨头进入保险业,现在看来,保险业相对被动,科技公司相对比较主动。
  “保险业受科技赋能后,要重点考虑两大技术,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保险科技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入,提升了保险业务经营管理的效率,改变了产品的形态与服务的交互方式,新的商业模式和保险生态随之产生。保险+科技的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实现了保险科技从1.0阶段的电子化,到2.0阶段的信息化,再到3.0阶段智能化的跨越,将来到4.0阶段是数字保险的发展阶段。”他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下午大会的第三个分论坛要谈的内容与保险业有关。实现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立足于科技赋能,保险科技是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天这个题目切中了当前保险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今天,我想就“保险+科技”如何融合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主要想给大家宏观的介绍一下当前保险业发展的情况,特别是保险科技发展情况。
  近年来科技和互联网巨头进入保险业,现在看来,保险业相对被动,科技公司相对比较主动。保险业受科技赋能后,要重点考虑两大技术,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保险科技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入,提升了保险业务经营管理的效率,改变了产品的形态与服务的交互方式,新的商业模式和保险生态随之产生。保险+科技的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实现了保险科技从1.0阶段的电子化,到2.0阶段的信息化,再到3.0阶段智能化的跨越,将来到4.0阶段是数字保险的发展阶段。
  所以,在大力发展保险科技的过程中,需要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的约束,更需要监管部门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管。前一段在网络空间出现的一些事件,就是缺乏规矩的体现,虽然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大多数出现的问题都和一些实操过程中道德缺失有很大关系。保险科技的应用也同样需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的监管,使保险业能够实现规范的、高质量的发展。
  监管科技、监管法规、市场的规则共同组成了信息技术应用、保险科技应用的基础设施,只有将科技、监管、市场规则三者形成“新保险”体系的运行基础,才能支撑“新保险”的健康运行。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保险+科技”的融合发展历程

  回顾保险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内容跟大家分享,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我认为可以体现保险科技发展历程大的框架。
  一是保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并推动了行业生态升级。只有保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位,才能够推动行业生态的升级。我需要特别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产应该是第一资产。国家已经把数字资产与土地、资源、资本、人才等一起并列为生产要素。这点来讲,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造的数字资产的价值被纳入到国家对生产要素的定位当中,是非常难得的。
  数字是第一资产,在数字信息基础建设上,我们要下功夫,多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还需要加大投入,推动数字资产在银行保险业生态转型、动能转换中发挥作用。
  讲到数字资产功能,在原保监会大力推动下,经批准,2013年保险业专门成立了一家负责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运营公司。现在这个公司更名了,原来叫保险信息技术公司,现在叫银行保险信息技术公司。这个公司在哪呢?在西松区长管辖范围之内,在石景山银行保险产业园区。银行保险产业园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产业园,落户在石景山,现在产业园当中最大的一家企业就是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公司。
  现在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公司已经搭建了九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新一代车险信息公司。
  第二个平台是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农业保险现在是财产保险领域中第二大险种,信息平台数据非常重要。最近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专门讨论了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问题,保险业作为单独一个险种拿到中央层面去讨论,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并且,七个部委联合发文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可见党和国家对农业保险的重视。同样,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公司建立一个平台,通过信息的交互,全面掌握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
  第三个平台是税优型健康险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服务于全国的劳动人口,由银行信息技术公司负责管理。
  第四个平台是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所有的保单信息都可以看到。
  第五个平台是行业增值税管理平台。
  第六个是车险反欺诈系统,现在保险业每年受到保险欺诈的影响损失是巨大的,达数亿元,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来遏止欺诈行为,至关重要。
  第七个平台是保险公司服务评价和保险销售行为管理系统,能够定期对一些保险公司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进行信息管理和评价。
  第八个平台,也是正在推动建设的保险中介云平台。
  第九个平台是保险信用信息系统,将来会利用区块链技术把保险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起来。这些平台服务对象涵盖银行机构、保险机构、监管机构、保险消费者和相关社会公共部门,汇集的险种包括人身险、财产险等多个领域。银保监会合并之后,银行和保险的信息都要汇总在这儿。银行的信息平台还正在建设中。将来银行保险信息技术公司将承担监管科技的职责,实现各类数据跨公司、跨银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共享和应用。这是保险信息技术建设的一些情况,保险信息技术建设实现了这样一个跨越,推动了银行保险业生态的升级,很不容易。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了,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专利权,还有一些著作权。有些技术应用属于世界领先地位。下一步,我们要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到来的时候,把数字银行、数字保险等方面做好。 
  二是保险产品与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积极开展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创新应用,在大数据风控、反欺诈、精准营销和智能客户等方面发力。在保险产品设计环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辅助进行新保险产品消费场景、保障范围与形式、定价方式等的设定,强化对新产品的风险识别与管理的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并实现企业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最大化也要靠科技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在保险产品投放环节,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并将产品灵活投放到各个环节,主要采取APP、微信、微博,还有第三方机构等多种渠道,使消费者对新保险产品触手可得,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在保险产品运营环节,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特别是在客户服务这方面,通过智能客服持续响应客户问题,效果是非常好的;关注客户行为,及时反馈客户的关注,不断进行迭代优化保险产品,推动保险服务上台阶、上水平。另外在核保、承保、理赔等核心环节,通过数字化整合与流程的优化再造,打通端到端的作业流程,提高运营的效率和流程标准化水平,实现运营服务质的提升。
三是保险数据资源价值凸显并且不断释放。银行、保险业要把数字资产作为最重要的资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管理最重要的工具。数据库是行业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储备,保险业正在持续的推进,夯实这个基础,在统一安全的数据基础上,用新技术创作新的商业价值,助力商业模式的转换以及盈利模式的创新。借助海量数据,保险业的产品创新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针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分类,使得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成为可能,对信用数据的全面使用极大的开拓了普惠金融市场。这次论坛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金融科技,另外一个是普惠金融。前一段到基层调研,在陕西了解到,在解决无抵押无担保的问题上,有些商业银行探索开展科技赋能,直接在线提供小额贷款,对一些老客户进行上线服务,解决还款续贷问题,真正做到普惠金融。另外现在还有一些网络银行,比如网商银行、微众银行、蚂蚁金服,还有支付宝的服务、微信的金融服务都做的非常好,这些都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普惠金融,老百姓也是非常满意。我还专门走访了一些客户,了解到,一些无人服务的咖啡馆、无人服务的餐厅,没有科技赋能是难以做到的,这样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将提高保险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对风险的精准度量有效提升了保险产品创新成功的概率与效率。另外反欺诈是保险风控的重中之重,通过运用建模技术,将数据多层关联,建立起“风险知识图谱”,能精准预测识别行业中的欺诈行为。
  四是保险业的信息安全可控势在必行。金融行业是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金融业务高度依赖金融网络和信息系统。因此,网络和信息安全是保险业实现发展的生命线与基石,保险行业要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和安全事件的底线。同时,保险行业主体业务的开展与运营依赖于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系统背后多元化的逻辑和复杂程度是难以想象的。这些高技术、核心技术需要各公司能够自主掌握,才可从根本上提升保险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可控水平。 
 
 
“保险+科技”要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科技是“保险+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驱动现代保险业转型升级换代的重要引擎,保险科技已经成为保险业发展动能转换的主要驱动力,产业升级的重要来源,要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积极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中央政治局专门进行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不单是解决金融行业、科技行业的问题,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决社会民生的问题,包括信用管理问题,甚至社会管理问题。从当前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牵手”的程度来看,引入这一新技术后,利用其对所存储的共享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的作用,保险业在防范保险欺诈、追踪医疗记录等方面已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区块链技术可以进一步防范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的风险,无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消费者来说,都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保障,提升保险业服务整体质量。基于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特征,正确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保险公司提供解决痛点和难点的方法,区块链在智能合约、个性化定制的保险业务,在财产险、再保险、意外伤害险等领域均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仍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二是服务升级中实施“科技+”的战略。科技赋能是保险业、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以保险科技领域中的“智能闪赔”为例,通过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做到无需人工鉴别的情况下完成全流程赔付。拍照服务极大的方便了消费者,同时也对解决城市的畅通工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都是经过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效果体现。“智慧客服”通过“智能+”体现出来,通过运用生物认证、大数据、远程视频、人机交互等AI技术,构建业务甄别、风险定位、在线自助、空中门店等核心能力,客户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享受一站式的保单业务办理。
  三是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定制保险。区块链、物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保险产品设计提供较为精准的场景识别,为保险公司基于特定风险场景开发创新产品提供支持,也使更具个性的定制化保险产品成为现实,为被保险人提供更多主动风险管理的机会。在人身险中,也可利用区块链技术允许被保险人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调整保险方案,如被保险人从事风险较大的体育运动时,可临时扩大保险合同保障范围。2022年冬奥会临近,很多人趁着冬季从事滑雪运动,新技术可以为滑雪带来的风险提供解决方案,尤其是经济补偿、医疗等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
  四是强化科技监管,依法推进保险科技的发展。在科技浪潮推动下,保险市场结构不断演化,主体日趋多样,保险业务更加多元,保险逻辑更加科技化,保险业务操作流程也愈加复杂,业务的相关数据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监控难度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当下监管也要应用科技,打造监管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要加强科技与监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构建全面动态、高效、智能、低成本的监管体系,响应新经济、新保险、新金融发展的监管需要,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合作,同时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交流,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周延礼,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