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城市安全发展论坛在昆山举行

发布时间:2018-06-30
作者:URMI
点击:66

安全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快速向城市集聚,大型、特大型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系统日趋复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城市风险也日益增加,给我国城市安全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而当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尚不完善,在识别城市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辨析影响城市风险形成的条件、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方面,也缺乏一套成熟的机制。如何尽快提高我国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的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交流城市安全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并深刻学习领会、准确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城市安全工作的新战略、新思想,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江苏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协办,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承办,上海聚隆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的城市安全发展论坛6月27日在昆山举行。

 

 

本届论坛以“从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到推进城市安全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新作为”为主题,旨在交流安全社区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经验,深入探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下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对策措施。来自城市安全管理领域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和领导,针对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所存在的关键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对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城市安全发展战略制定、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中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见解;成都市、长春市、泸州市、昆山市、北京顺义区、上海黄浦区、广州黄埔区、上海聚隆风险研究中心等代表分享了安全社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经验。

 

 

 

 

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王德学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他指出:严峻的城市安全形势、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出现的新特征、城市存在的安全短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等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城市安全发展;要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必须要制定实施好城市安全发展战略和规划、着力推进城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搞好顶层设计、推进安全技术进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执法和监管工作、提高市民安全文明素质、加强应急管理等7个方面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各项基础;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民参与、典型引路、强力推动,从而全面推进城市安全发展。

 

 

 

昆山市安全监管局局长朱维元在发言中指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是昆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昆山强化顶层设计,从更高层次更大格局来谋划安全发展,并把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作为创建示范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把开展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创建示范城市的细胞工程来落实,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从加强源头治理、加强过程管控、加强基础保障、加强应急管理四方面来完善相应制度体系,从而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助推城市安全发展。

 

 

 

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则提出,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必须从系统思考出发,立足城市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管理是核心,市场是载体,社会是基础,要明确三方所承担的职责,确立居安思危这一核心理念,推动建设综合预警平台、综合管理平台两大平台,不断创新多元共治、精细风控、双重保障三大机制,如此,才能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教授认为,重特大事故灾难是当前安全工作中的最主要风险,而系统脆弱性则是导致事故灾难的最本质原因。他强调,传统安全管理亟需向现代风险治理转变,而风险治理则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我们要坚持隐患就是事故、风险导致灾难的原则,从危害辨识、危险评估和风险管控来加强风险治理,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推动基于风险分级的分级监管执法体系,逐步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花克勤强调,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上海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了始终把安全发展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和治理全过程,需要着力在“响应+”、“智慧+”、“社区+”三个方面下功夫,保障城市安全发展。花克勤同时也呼吁,安徽、浙江、江苏等兄弟省市,一起携手把城市安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重要的安全保证。

 

 

 

上海聚隆建设集团技术总监屈铭志博士专注于城市安全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风险管理。他认为,生态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多条线多块面的传统科层式职能管理使得职能部门或难以获得全面及时的信息,或陷于海量碎片数据,降低了决策的效率和应对能力,使得实现各项绿色GDP考核指标和目标任务艰巨。各级政府领导非常需要转变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对辖区内各生态环境子项做到手里有科学即时数据,心里有清晰整体影像,遇事有明确应急措施,分工能有效精准落实,从之前的速度慢,查不清楚向高速度、高精度,做到在老百姓感知前就能查清楚,对事态发展心里有底。

 

此外,来自江苏、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四川、湖北、安徽、河北、山东、黑龙江等15个省份、39个城市(区)的安全监管局及常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运集团、上海市安全生产协会、河北省安全生产协会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200余名代表出席论坛并参与研讨。

 

 

此次论坛交流了工作,凝聚了共识,开拓了思路,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认为论坛为行业及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专业人士提供高效交流的平台,为大家转变城市管理思维方式和理念,树立和倡导“安全城市思维”,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效能,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