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矢志不渝;逐梦奋进,初心未改。8月30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第一届第四次理事会召开。会议总结研究院上半年主要工作,审议了《城市风险管理学科建设方案》和部分人事任免,分析研判城市运行中的新风险、新任务,安排部署研究院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理事长、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主持,副理事长、院长孙建平作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常务副院长刘军就《城市风险管理学科建设方案》的起草情况作说明。
孙建平院长在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中强调,今年上半年,研究院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按照我院年初提出的整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强功能、上水平”的发展要求,以前沿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转化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品牌提升为核心,以研究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用课题(项目)品质带动研究院品牌,促进城市风险管理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风险管理人才的成长,全力以赴推进我院工作再上新台阶。经过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孙建平院长从课题研究、内部建设、人才培养、联合办学、交流合作、咨政建言、对外宣传、丛书编撰、基金设立、国际合作等八大方面,全面、系统地回顾了研究院上半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将围绕课题(项目)推进、论坛筹备、丛书出版和学科建设等四项重点开展工作安排。
常务副院长刘军简要说明了《城市风险管理二级学科建设方案》的起草情况,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人才培养安排、研究生招生、课程建设方案、授予学位类型及保障政策等作了详细汇报。刘军副院长特别强调:“学科建设需与国家发展同步共频,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风险管理科研体系已势在必行,同时建设城市风险管理学科也是研究院成立的初心,研究院所有同仁都将不忘初心,逐梦奋进,努力将城市风险管理建设成一门独立学科。恳切希望与会理事及理事代表对学科建设方案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指明路径方向。 ”
理事长方守恩充分肯定研究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特别就学科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他认为《城市风险管理学科建设方案》清晰、规范且具有实操性,对实践路径、目标方向可作进一步研究。方守恩书记强调,同济大学一贯关心关注学科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学科建设必定是交叉学科的规划、跨学科平台的融合。建设城市风险管理学科,需要通过整合及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创新跨学科组织建设模式,完善跨学科发展机制体制,促进学科间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协同发展。方守恩书记表示,支持研究院提出的学科建设工作,下一步将协调经管院、交通院、土木工程学院等进一步商议合作推进。
特邀代表、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徐祖远则对城市风险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做好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二是要充分发挥同济大学的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工作。
理事吴兵、特邀代表凌建明等也从目标任务、规划设计、发展路径以及人才引进、招生规模、平台建设、学科特色、交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制度建设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本次理事会应到理事10名,实到理事和理事代表9名,达到《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理事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批准了研究院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表决通过了相应的事项和人事任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