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在上海调研时的讲话要求,近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开展“城市运行重大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项目的建设工作。接到项目任务后,上海市应急办及项目承接单位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高度重视,对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项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部署,组织实施。
按照讲话精神,研究院与市应急办通力配合启动了“城市运行重大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项目的前期基础工作,组成了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领衔负责,交通部原副部长、现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徐祖远,上海市原副市长、现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顾问委员会主任沈骏等专家作为理论、技术指导的项目团队,多次对项目的研究方向、重点任务、技术路线开展调研讨论,制定工作计划。在有关领导、专家多次修改完善后,形成了《城市运行重大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项目建议书》,并通过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组研究、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将项目分成总报告组、重大风险研判组、案例分析组、探索实践组、法规梳理组、防控体系组等六大工作小组分课题研究。各团队由研究院六位正副院长亲自领衔挂帅,并集合一批国内城市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分头对项目深入研究。
工作方针确定后,各分课题小组根据研究内容分头进行研究,自查资料,撰写报告,小组定期开展研究情况交流,分析不足之处,探讨解决方案,再继续研究。总报告组组长孙建平在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了城市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一个理念、两个平台、三个机制。在具体做法上,孙院长提出了建立城市安全应急和风险防控清单的措施,强调了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表示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识别风险,还提出了从风险响应、风险处置、施救到兜底的解决方案及一事一策的风险防控理念。经过总报告组成员的讨论,初步确定了总报告的五个研究方向,并进行了工作分工。一是汇总分课题,进行提炼,形成总报告;二是起草重大政策建议专报;三是起草重大风险研判专报;四是起草提炼风险防控体系框架及成功实践;五是指导各分课题研究,审定分报告、案例编撰集、法律规章修订建议稿。
重大风险研判小组邀请了建设、水务、绿容、环境、安监等行业专家及高校教授对个自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作简要分析总结。与会者一致认同课题的重要性,并且特别赞赏此次课题的现实意义,可为二三线城市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同时也列出了尖锐的问题,独到的分析和大胆的建议。
其他各组都按课题任务和时间节点,认真抓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