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思考

发布时间:2017-03-15
作者:陈振林
点击:900

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很大一部分。发生自然灾害后,舆论上往往讨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这就涉及到了风险管理的问题。

以下主要展开几点: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在气象灾害风险方面的情况如何?应对城市气象灾害,上海向风险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探索?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如何推进?

上海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数的60%。在中国,这个比例是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管是经济财产损失还是人员伤亡都非常大。

概况地讲,气象灾害在上海有五大特征:

首先,气象灾害对上海的影响时段是全覆盖的。上半年有台风、暴雨、强对流、高温热浪,进入秋冬季节则有雾霾、低温、雨雪冰冻,等等。气象工作者一年四季不放松,是以这样的心态在从事工作。

第二个特征:洪涝、台风、雷电这三种灾害发生最为频繁。

第三个特征是关于损失。台风对上海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而就人员伤亡数量来说,则是雷电。

第四个特征,城市运行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

据统计,夏天如果日最高气温升高1℃,上海市日供电最大负荷将增加大约61万千瓦,中心城区的供水将增加5.8万立方米。上海青菜价格的起伏,每一次升高都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洪涝、高温或者低温等。还有一个对门诊和气象条件大数据进行统计得出的发现,月平均气温从29℃升高到30℃,升高量只有1℃,月中暑死亡的人数增加2倍多。

第五个特征是衍生、次生灾害特别严重,存在着“多米诺骨牌”效应。2012年“海葵”台风影响上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间接影响就更大了: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取消航班782架次,铁路停运约百班次,长途客运约600多班停运等等。 

 

未来,上海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情况如何?

上海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的双重影响下,平均气温上升,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预计未来二十年,上海冬季的极端低温天气将减少,夏季极端高温的天数增加。数据分析发现,1873年-2015年,上海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每十年升高0.16℃,1990年代末以来,升温趋势尤其显著。中心城区的年平均高温日数要比东部沿海多将近12天,很明显的热岛效应。

从降水情况来看,小雨的日数在减少,大雨和暴雨的日数在增加,雨岛效应越来越显著。城市雨岛效应,就是中心城区的降雨明显要高于郊区,年平均多100毫米。实际上,降雨的极端性越强,就越容易造成城市内涝。未来二十年预计强降水的日数和强度都会呈增加趋势。

还有风的影响。平均风速变小,大风日数变少。这跟城市化有很大关系,上海在不断长高,成为“水泥森林”。气象预报六级风时,在农村感觉到风非常大,但是在上海几乎感觉不到太大的风,因为受高楼的阻挡。风小了扩散条件就差,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这也就是所谓的城市的浑浊岛效应

最后是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海平面持续上升,风暴潮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结合在一起,使得城市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下降,威胁到城市的供水安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预测,海平面都会继续升高,这对上海这个沿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有更现实的威胁。

通过上海市未来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矩阵分析,结合交通、水电、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具体评估发现:受气候变化影响,未来城市交通领域面对台风暴雨、寒潮冰冻、风暴潮和雾霾等灾害的风险较高

 

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从天气到影响

在介绍上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之前,先谈谈我们的发展思路:

一、从传统天气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

从一般的天气预报(固定气象阈值),向基于时空变化阈值、用户自定义阈值的天气预警转变,再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转变。这些转变意味着在原有的分工基础上再往前跨一步。别小看这一步,跨出这一步很不容易,因为这涉及义务、责任的问题。

每跨一步都意味着技术难度的增加,每跨一步都需要相关部门机构的大力合作,每跨一步后所需要的用于提供灾害预警的数据融合,都会比前一步要求更高。但从城市风险管理的发展来看,我们又必须要迈出这一步。

传统的预报,假设预报明天暴雨,它有一个阈值,比如24小时下多少毫米,这是固定不变的。天气预警就不一样了。基于时空变化,阈值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比如今日降雨100毫米,如果明天继续下会是什么情况?这跟在干燥的条件下降雨100毫米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另一方面,阈值针对不同对象来区分。同一气象对不同用户、不同领域的影响不一样。可能异常小雨,一小时2毫米的情况就让上海的早高峰瘫痪,而这点小雨对其他领域可能就没什么影响。

二、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需要气象部门和用户的充分互动

基于时空变化、基于用户自定义阈值的天气预警更进一步,就发展成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分为四个主要的环节。第一步是精细化的天气要素预报,接下来,经过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开展影响预报。然后根据承受力的情况,来提醒、进行风险预警。最后是联动响应、救灾。

关于这四个环节当中的参与程度,气象部门在前几个环节参与得多,慢慢参与越来越少,与之对应的是用户参与从小到大的趋势。结合来看,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服务是与用户的承载力及决策过程相结合的新型交互式预报服务。四个核心业务环节需要气象部门和服务对象必须全程参与、相互配合。这里面从业务上有实时的、非实时的,各单位、各部门平时就要加强联合、准备。

三、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倒逼着传统气象业务的变革

一,从预报内涵上,它从传统天气要素的预报向行业的影响预报转变。

二,从预报思路上,它是从确定性预报向不确定性预报转变。

大家可能不理解,不是越来越准吗?怎么会从确定到不确定?这是个科学问题。在实力不具备的情况下,预报明天有雨、明天没雨,很确定。但是随着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告诉居民,明天降雨的概率是30%、70%、80%,实际上这种不确定把科学性把握得更准确、更强。

第三,在预警发布的情况下,过去是基于固定的天气指标阈值,今后就要朝基于风险影响的阈值来发布。

最后是服务方式的转变。过去是简单的提供一个预报出来,经过广播发布就完事了。今后要与用户的决策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户在决策过程中要考虑天气气象的演变。

 

实践案例

轨道交通

上海地铁2号线、16号线是在沿江沿海,而且是钻出地面行驶,其正常运行受大风影响较大。按过去的思维,就报明天有阵风,7级或6级,那么它对车厢会不会有影响呢?简单提供天气预报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上海市气象局与申通地铁合作,研究几级风、什么方向的风对地铁安全运行到底是什么影响,开发出一套影响的阈值以及专门预警,这就是“轨道交通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实现针对申通地铁16号线、2号线轨道沿线各区段的大风预报及风险预警服务。在地铁16号线里,一旦瞬时风力达到预警级别,列车会自动停车。

健康气象

基于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结合它们对疾病发生规律和病理的影响机理,我们制作和发布了面向公众、特定部门的健康气象服务产品。目前已发布四种:中暑风险预报、感冒气象风险预报、儿童哮喘气象风险预报、慢性肺阻风险气象预报。正在研发针对决策用户的产品,如《重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报告》等。

城市内涝

在各方面支持下,我们研发了一些城市内涝的预报模型。它是典型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把气象的精准化预报跟阈值、风险评估结合起来,再发出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直通到社区,应急网格单元采取措施。

以往,大部分预警是无效的预警,而且是扰民的状态,因为局地性强,可能影响不到这个地方。现在,针对脆弱区域直接发,针对某个社区直通式发内涝的预警。预警量每年减少一半,时效性提高一倍。

2015年7月上海受“灿鸿”台风影响,我们对杨浦区直接发预警,它通过应急管理单元、网络化管理单元、社区研发的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直接服务,效果非常好。

海洋气象

上海港是全球超级大港,我们的海洋气象服务任务也很重。2014年洋山港发生了一起集装箱翻沉事故,装的是化妆品,翻沉后有化学反应,损失很大。当时风不大(六级风),按常理来说,并不能造成翻船。而实际上,翻不翻船,跟船舶大小、运载货物多少、货物品类、波浪的抖度、摇斜等等都有关系,所以不能凭单一的气象要素来做服务,必须跟船舶、跟承灾体结合起来,去看风险隐患点在哪里。后来据统计分析,这次翻船的事故,跟波浪抖度和浅滩效应有很大关系。

我们基于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制作格点化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将各海洋气象影响预报产品和风险预警信号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岸台实时播发,船舶上可通过AIS接收设备接收并解析,获取到最新的气象服务信息。

航空气象

上海市气象局也与机场、航空公司共同在做航空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比如夏季强对流天气,实际上它影响到航空港是有分区的。精细化之后,根据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制定什么时候关闭、什么时候开放的安排,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我们基于高分辨率EC模式开发了更长时效、覆盖范围更广的航空气象解释应用产品,包括机场和航线预报等,初步建成航空气象影响预报业务平台,已在浦东、虹桥国际机场投入试用。

 

下一步工作思考

现在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做了两轮“智慧城市”行动计划,进入“十三五”的“智慧城市”建设,气象服务也面临着智慧发展的转型。

今后气象公共服务对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气象灾害及各种衍生灾害的风险管理形成有力支撑,气象预警信息实现靶向性发布和全市广覆盖。气象与不同行业如航运、航空、环保、旅游、卫生等领域形成深度融合对接。移动互联和智能识别等技术得到深入应用,基本满足市民和专业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这里面有一个框架,核心就是大数据平台,我们一定要共享、一定要开放,气象是第一个率先开放的数据,也欢迎大家来众创。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关注目标是防灾减灾,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增长,避免天气的负面影响,这是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贡献。

气象部门与防灾减灾部门、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开展更加有效的合作:预判灾害性天气如何影响、提前获取气象信息和影响、思考应当采取怎样的合理行动、规划工程性措施和制度设计。我们要完善预判、预报、预警、预案、预防全过程。从天气到气候结合在一起,不仅是未来几天,还包括未来十年、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实际上这是一个气候综合服务。

第二,围绕技术发展,这包括几个关键点:预报技术、风险预警关注点的暴露度、脆弱性的评估。

第三,加强部门融合,单靠我们自己是做不来的,必须依靠大家的配合、协同。

第四方面涉及社会共治的问题。防灾减灾仅靠政府行为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鼓励社区、家庭、个人有各自的职责,鼓励成立防灾减灾的社会组织,强调企事业单位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最后一点,发挥保险在风险转移和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我们现在和保监局、黄浦区政府、松江区政府进行巨灾保险试点,我想今后相关机制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陈振林  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