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可以通过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促进、协调和保障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是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城市风险管理肯定离不开保险公司这个角色。昨天,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毛寄文、总经理助理潘虹、财产险路总经理吴晓红、闵行支公司副总经理沈丽娜,恒泰保险经纪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林月、营运总监顾家伟一行来访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常务副院长刘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待了毛寄文一行的来访。
孙建平院长首先对研究院的组建历程、发展理念、研究团队等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介绍过程中,孙院长强调,他从 2003 年上海轨道交通 4 号线事故的处理、 理赔、修复至今,进行了长达 10 多年的持续探索,坚信城市的风险管理肯定离不开保险公司这个角色。在中国,保险业作为社会管理的辅助手段,必须而且正在积极参与城市风险管理与预防,推动创新城市的管理机制,降低管理成本,分担社会责任。比如说1115大火后,上海推广的社区综合保险;和今年黄浦区率先试点的巨灾保险,都实实在在看到了保险分担社会责任的功能。
毛寄文总经理同样也简要介绍了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的情况,重点介绍了人保财险正在开展的一系列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举措,坚持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融合,商业模式变革和技术变革融合,推动业务发展超越市场。特别是近年来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在服务治理、助推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为。比如,承保了298家企业的危险货物承运人责任保险,335家客运单位的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保险,并出资搭建第三方安全监控平台,全面提高投保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积极践行“保险+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电梯责任险,在提供经济补偿功能的同时,监控电梯维保记录,提供风险减量管理。
听了毛总的介绍,常务副院长刘军希望人保财险能充分利用研究院目前已搭建的平台,发挥带头作用,实实在在地参与综合险种的推进。
会晤双方在以往的工作中均有通过保险分担城市风险的具体实践经验,在交流中,双方对于保险业应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进而从组织架构到技术开发、产品服务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应对,积极主动参与、推动城市风险管理与预防工作的观点不谋而合。
经过深入交流,双方均认可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可行性。未来的合作则可以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第一,双方合作开发城市风险管理相关的系统性、专业性、有效性强的保险产品。第二,双方合作将保险资源聚焦在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上,强化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通过事前的风险查勘、评估,提供专业的防灾防损建议。第三,双方致力于通过商业保险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机制、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建设性,可操作的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