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质量比天高,保险为工程保驾护航。“新时代新形势新创造——充分发挥保险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讨会近日召开。研讨会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军主持,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市工程质量保险专业委员会。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延礼、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受邀参加研讨会并讲话。
近年来,上海保险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行业转型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屡有创新。如何更好发挥保险在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服务于上海这一特大型城市综合治理的需要,成了研讨会的主题。
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延礼强调,建筑工程质量保险(IDI)的成功引入,开启了保险参与工程质量安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模式,是商业保险配合政府职能转型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一个成功典范。建筑质量问题不仅仅关系着建筑行业,还密切关系着社会各方,是城市风险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IDI制度在我国的推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当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IDI保险制度和相关防控体系,优化我国城市风险的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保障社会的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

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则从上海的城市建设切入,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了实行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上海目前已从大建设时代逐步转向城市的更新改造,很多上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工程的“报复期”已经开始显现。相较而言,上海的城市综合治理应更关注人群聚集处、生命线的质量管控。保险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能为企业和政府搭建桥梁,“让保险人知道工程,让工程人懂得保险”。

据悉,工程质量保险专业委员会旨在实现社会治理、工程质量监管、金融保险等多领域的合作,积极推动跨行业数据共享,实现政、企、学、研共同创新发展,发挥各方优势,为包括IDI保险在内的各类保险提供全流程风险管控服务,也将为保险行业建立质量风险管控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委员会由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及沪上多家保险公司派员组成,专家委员会则由相关高校派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