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院长孙建平一行考察调研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25
作者:URMI
点击:59

首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总书记特别要求,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希望上海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为此,新年伊始,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带领研究院各中心负责人来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学习调研,以学习促能力提升,以调研促工作提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浦东新区区府办副主任、城运中心主任李春铭会见了调研考察组一行。浦东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卫强、安全生产监察处处长蔡叶罡、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兵等陪同调研考察。

 

URMI

 

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内,一整块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浦东景区客流、交通拥堵指数、生活垃圾处置等各项城市运行数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块大屏的“背后”就是浦东新区的“城市大脑”。它整合了109个单位、431个系统、308万智能水电气表、近4万物联感知设备、11.8PB(拍字节)海量数据,可以起到自动识别各种问题,迅速整改的作用,实现24小时智能化管理。“城市大脑”在城市设施、环境等6大领域研发了50余个智能化场景,来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在数据上,实现了归集、共享和应用。在流程上,以“智能推送、闭环管理”,来推动传统管理流程再造,提高处置效率。

 

 

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是安全,“城市大脑”的基础无疑也是安全。参观后,双方坐下来座谈交流。蔡叶罡处长和赵兵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城市大脑”中的安全管理、应急处置平台,以及正在开发中的2.0升级版平台——在现有基础上,深化内涵提升品质,拓展外延扩大覆盖。

 

 

在座谈中,孙院长强调,研究院各部门负责人赴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考察调研的目的,一是学习,二是思考。通过实地参观和座谈,进一步了解浦东新区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考察调研中,不仅在视觉上深受冲击、深受震撼,而且在心灵上深受感染、深受启发。浦东新区在城市管理中将总书记要求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落实的非常好,现场学习到了很多鲜活的经验。城市管理首先是确立理念,必须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治理理论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思路从应急处置转向风险管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要构筑体系、搭建平台、创新机制。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之后深入思考。孙院长说,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深入探索城市应急管理和风险防控中好的方法、措施、机制,如何更有效地落地,更方便地操作推进。下一步的工作,应该要考虑安全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化,一定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着力疏理风险点,建立风险目录,整合成综合的预警和管理平台,实施分类分级阶段预警。

 

 

 

 

林卫强副局长感谢孙院长一行的来访,并肯定了研究院所开展的接地气的研究。林副局长说,新区的城市综合管理中心将多平台整合成“城市大脑”的大数据中心,这与孙院长强调的建设综合预警和管理平台相契合,感谢孙院长长久以来给新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新区目前正在进行政府机构职能调整,但无论是现在的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还是今后新成立的部门,都将把研究院作为智库。希望研究院直言不讳地献计献策,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