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调研”走进风险管理保险工作站

发布时间:2019-04-16
作者:URMI
点击:26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又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集中的区域,在城市风险管理、预防自然灾害、防止人为因素的各类事故等方面,保险可以大有作为。4月15日,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新春调研”组走进风险管理保险工作站,就如何加强保险理论研究,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城市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风险管理保险工作站主任王海艳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深耕于保险理论研究领域。在调研中,王教授介绍了团队中两位重要的成员,专注工程建设管理与保险的刘惠敏副教授和专注环境保险的王晓琛老师,以及他们团队近期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王教授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产业不断聚集、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密集程度加剧,再加上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等,这些“城市风险”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亟需通过保险的方式把风险转移到金融市场,成为化解经济风险的一种强有力的金融工具。因此,她一直坚持保险学科的教育不能仅限于财经类院校,应该和综合类院校的工程管理、环境管理等专业紧紧相连。初次接触孙院长提出的城市风险管理需引入保险的理论,就如遇知音。基于共同的理念和研究态度,成立了风险管理保险工作站。

 

 

  孙建平院长肯定了工作站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理念,他强调风险管理保险工作站作为研究院的技术支撑单位,大大完善了研究院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响水事件、南京东路812事件,再次强调巨灾保险在城市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要构筑“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救”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通过“五个一”,即:一张图,一个平台,一份保单,一项制度,把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落到实处。孙院长希望,工作站能继续发挥其技术支撑单位的作用,利用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研究院完善和深化城市风险管理理论。
  另外,孙院长还简要介绍研究院今年的工作计划和正在进行中的课题(项目),希望工作站能积极加入到研究院的各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共同研究解决城市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经过一个季度的走访调研,研究院“新春调研”活动已接近尾声。研究院院长孙建平亲自带队、主要负责人全员参与。通过走访调研活动,拉近了研究院与技术支撑单位的距离,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