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且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展中,其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风险种类日益复杂,因而只有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采取相应的举措来规避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才能保证航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月15日,春秋航空安全副总裁、安全总监王清晨一行来访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待了王总等人的来访,双方就城市逐渐进入风险阶段的大背景下,未来航空业如何安全发展进行了深入交谈并交换了意见。
孙建平院长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总体概况。目前研究院正在为机场集团提供“上海浦东和虹桥国际机场地区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综合体系建设”的咨询服务工作,王总是航空安全方面的领军者,希望可以邀请王总成为研究院专家库的成员,在机场项目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王总强调,安全是航空业平稳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核心竞争力、是形象代言人,春秋航空在构建品牌文化的同时,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并且力争使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向全球一流航空公司看齐。针对研究院正在进行的机场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的项目研究,王总认为,研究机场风险管理的关键点是能否画出风险地图,而能不能画出风险地图取决于真实的历史数据是否可以提取、责权利是否清晰、关键的控制点能否找到、主要的核心风险是否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反映出来。通过诊断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引入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二是建立一套符合民航运行规律的、经得起实践验证的体系;三是培养一支管理团队,特别是这支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这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一是与原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好融合,机场运作要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的要求,项目团队要解决的是如何去融合的问题;第二,如果要进行项目咨询体例扩大,就是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到财务风险、合规性风险、运营风险、战略风险等,这样一来,咨询角度也要发生变化,主要看研究院对此课题的定位如何;第三,如果是限制在安全风险的范畴,要注重管理流程的完善。
孙院长赞同王总关于航空安全提出的建议,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不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要构筑“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救”的风险防范化解体系,通过“五个一”,即:一张图,一个平台,一份保单,一项制度,把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落到实处。机场项目也将按照这样的机制对其安全运行工作进行流程优化,这个过程中,希望得到包括王总在内的各位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大家共同把上海的两大机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成全国的标杆,以匹配2035年上海要成为“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