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8日,由上海航运交易所主办的第十届上海航运交易论坛在沪举行。围绕“航运风险的应变之策”的论坛主题,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原理事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首任馆长徐祖远就注意防范航运业在区块链、数字化应用中的风险作了主题开场演讲。现将演讲全文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注意防范航运业在区块链、数字化
应用中的风险
徐祖远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连续十多年疲软的航运市场把业内人士累得疲惫不堪,想想未来,前景似乎依然扑朔迷离。在转型和发展的耦合作用下,最大的兴奋点是航运业如何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最大的聚焦点是谁将在这场变革中被淘汰出局,最大的关注点是智能化给航运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怎样防范转型中的风险。今天我将就“注意防范航运业在区块链、数字化应用中的风险”话题与各位交流。
区块链、数字化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航运业一直在尝试利用新技术来推进转型发展,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共享等方面进展很快,已被看作是航运业新的发展动能。
看看最近比较火热的区块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的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觉得,区块链技术将引领新时代航运新潮流。
区块链两个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去中心化,就是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中互不信任的各方由一家中介机构来完成交易的模式,解决互不信任的人完成交易的问题;安全性,就是运用分布式数据库,将交易数据存放在每家客户端节点中,互相验证(通过共识机制进行集体验证),其中任何一个节点都无法私自修改,且任何一个节点的数据被破坏,不会影响整个数据库的正常运作。正是因为这两大特性,将对航运业带来很大的商业应用价值。一是减少单据流转和简化资金收付,二是可视性(全程监控),三是去中介化,四是节省成本。
正因为区块链技术的两大特性和四大价值,全球航运业纷纷发起区块链项目。据近三年统计,2016年7个、2017年16个、2018年超过20个。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几乎所有大的班轮公司都参与其中。这将为集装箱运输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和互通性开辟了新途径。
随着新技术的转化率与成熟度的提升,航运业在全自动化码头、自动引导运输车和基于5G连接的自动桥吊控制操作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这些现代化运用技术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障安全、保护环境都有示范作用。
在航运服务方面,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包括航运电商在内,目前国内各类型的航运互联网平台超过200家,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传统的航运业已成为“互联网+”的新模式。
在智能船舶、航运动态智能化监管、应用场景检测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和成效。
显然,数字化给航运界带来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也给航运界带来无限的可能。全球航运界都非常注重这一波数字化浪潮,伦敦、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新技术的发展战略,我国也于今年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目的都是为了不被时代的变革抛弃。
航运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数字化在给航运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且这些风险发生的频率正在上升,近两年来发生的事件已引起了整个航运界的注意和重视。如2017年马士基遭到Petya病毒攻击,克拉克森遭遇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访问系统事件,入侵者后索取巨额赎金。一艘德国籍集装箱船在行驶途中被黑客“劫持”导航系统10小时,欲将该船引至控制区,海盗也在加快科技进步,想把自己转变为“网盗”。据我国某企业的云系统统计,每天来自互联网攻击数约3万次。系统智能化程度越高,参与的人就越少,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世界经济论坛认为,2019年最可能发生的前10大风险中,排名第二的则是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窃取数据、网络攻击。因此,应用中难以避免发生技术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区块链、数字化在航运业的推广应用中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呢?
一是网络攻击风险。主要是指网络系统因人为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据2019年全球海事问题跟踪报告(Global Maritime Issues Monitor 2019 Report)显示,未来10年,网络攻击、数据窃取对航运业的影响比较大,排在全球经济危机、航运低碳化、新的环保法规、地缘紧张之后。
网络攻击不仅仅发生在岸上操作系统,比如港口的运作系统,还有可能针对海上航行船舶的攻击,以及船东的日常商业运作过程中进行攻击。很多病毒都是通过邮件交换或有感染病毒的U盘或个人终端设备上的恶意应用软件进行攻击。岸上的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业务的中断甚至是瘫痪,海上的网络攻击严重的可能导致船毁人亡。
二是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指主营业务相关的数据泄露而导致航运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现在都提倡大数据,很多航运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部分IT功能业务外包、数据的共享开放、多源数据的融合、电商平台等,还有内部人员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个人数据的不正当使用所造成的。
三是系统故障风险。主要是由于IT故障导致无法开展正常业务运营的风险。当前航运业对IT电脑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这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据信息量庞大的情况下,会存在一定的系统崩盘的风险。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港口和船舶的相关操作系统故障都会对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是操作失误风险。操作失误历来是航运业事故的主要原因,据相关分析,在2011-2016年的14828个责任保险索赔案件中,75%是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数字化使得人参与决策的程度降低,但仍然需要人来操作系统、操作电脑、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等等。因此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仍不可避免。
五是数据垄断导致数据“黑洞”。一些企业凭借先发展起来的行业优势,不断获取行业数据,但却“有收无放”,呈现出数据垄断的现象,这种数据垄断有可能对国家行政管理带来风险。
六是航运治理和监管重构风险。当数字航运、智慧航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改变原有的流程,或者流程再造,港口经营、航运服务等都将不再是传统的模式,服务的边界和定义也将变得模糊,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业态。因此,现行的国际航运监管手段、规范国际航运治理的SOLAS等公约也将不适应新的业态,在覆盖面和约束力上存在制度真空的风险。
如何防范航运业数字化出现的风险
能不能控制网络的一切风险,答案肯定是没有,但要防患于未然,下面我谈点个人意见。
1、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全球航运业的网络安全问题,有过很多教训,主要是未予以充分的重视。据调查显示,在全球前50大船公司中,有44%的船公司网络安全防范十分薄弱;2015 年Cyberkeel对前20大船公司的系统进行调查,发现有其中8家未对系统漏洞进行修复。2年之后,马士基遭遇勒索病毒攻击事件,Cyberkeel再次进行调查,发现仍有两家船公司没有修复这些漏洞。另外,在2019年全球海事问题跟踪报告(Global Maritime Issues Monitor 2019 Report)中,航运业对以下问题的准备程度结果显示,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取、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共智能等方面的准备程度均比较低。
网络安全方面,人是最薄弱的因素。许多的事件都是因为人对系统的错误操作和管理,以及违反安全规定所造成。所以从企业的层面而言,要给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辨识潜在的风险、识别可疑的活动和恶意软件,以及知道网络攻击的后果和影响,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应用区块链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信度高等特点,因此以区块链为基础,建立用于保护相关数据信息的网络安全机制可以作为提升网络空间数据安全性的有力措施。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在航运交易平台的系统中构建一个全新的身份管理系统,让篡改难以隐匿,从而有效防范身份伪造。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架构也可以使航运企业的运营网络系统、调度系统、结算系统更加干净透明,令黑客无所适从。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数据区块之间互为连结,某一处数据篡改,都会引起区块序列值的变更,再庞大的交易系统,也能轻易找到篡改来源,使得航运交易更加可靠。
3、建立风险防范制度。目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网络安全的指南,为航运界提供指导。2016年,IMO海事安委会及其便利运输委员会已经同意将网络安全纳入议程,并就网络安全措施合作制定自愿准则,以保护并增强网络系统弹性,支持港口、船舶、海洋设施和海上运输系统及其他元素的运行。近三年来,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中国船级社(CCS)、日本船级社都先后发布了相关网络安全指南。
4、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管控制度。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一些应对网络安全的指导外,企业自身也必须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审视整个网络系统,包括岸上的系统和海上的系统,对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充分确定哪些系统、数据和接口没有受到保护,容易出现风险,可能出现哪些风险,尤其对于核心业务的系统要重点关注。其次,评估各个环节出现各种风险可能遭受的损失。企业可以聘请网络专家,制定网络安全相关的政策和策略,总之应当建立起适合自身架构及运行机制的网络信息安全管控制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5、要有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包括网络系统运行、维持、恢复在内的方案。掌握能完全阻止病毒和网络攻击的方法,假设危机时刻会降临并做应急预案才是终极安全之道。因此,航运企业要有相关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重大事故的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还可以利用新技术开发新的工具来识别网络安全风险,做到事前科学防、事中有效控、事后及时补,有计划地提升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水平。
【结束语】
当前,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态势不可逆转,给航运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远远大于风险的挑战。最后,我想引用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的一句话:“你做的最危险的事可能就是保持现状。”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抓紧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推动航运业创新变革,加快高质量转型的步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徐祖远: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远洋船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