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城市安全之“花”,听听致辞领导怎么说

发布时间:2019-12-01
作者:URMI
点击:21

 

 

  编者按:11月22日,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19城市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各界人士围绕“精细化管理与城市风险防范”的主题,共同探讨城市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交流分享城市风险防范的实践和经验,进一步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原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德学,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分别发表致辞讲话,阐述了论坛召开的深刻背景,肯定了论坛举办的重要意义。在此,我们摘选了三位致辞领导讲话的部分内容并予刊发,以飨读者。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 王德学
讲话摘选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提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善于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并确立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纲领。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坚定强烈的历史担当,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我国14亿人口中,有8亿多生活在城市;全国GDP总量,超过八成创造在城市。我国城市的跨越式、膨胀性、超常规发展,导致人口大量流动、产业高度集聚、设施高度密集、交通严重拥堵、超载超荷运转、风险急剧叠加,使得挑战压力不断增大,管理难度日益凸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城市治理的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以安全为前提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安全保障,城市人民的生活更需要构筑在安全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把防范安全风险摆在突出的、重要的位置。城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准绳,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专注于细节、执着于品质,努力夯实城市安全的“地基”,确保影响城市安全的各类风险可知可控,确保把各类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城市一旦发生灾害灾难能够得到及时、有力、有效、妥善地处置,切实营造安全稳定、健康舒适、和谐美好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真正构筑起城市安全的“铁壁铜墙”。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 方守恩
讲话摘选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大变局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同时,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更是要特别提高预测预警各类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内容。
  始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一直是城市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学术前沿和思想高地。长期以来,学校主动发挥在城市规划、建筑、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努力承担起“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历史使命,与上海城市发展相濡与沫。三年前,同济大学率先创立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依托学校丰厚的学术资源,汇集社会各方的优势和力量,以研究院为平台和载体,联动产学研各方,以城市风险为研究对象,以风险防控为切入点,为政府、业界和科研院所提供专业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成果的发表与转化,为解决事关城市风险的重大任务和挑战提供创新思路、技术支撑和操作方案。研究院以“思则有备、同舟共济”为宗旨,秉持“做城市之眼、为城市之耳、汇城市之智、聚城市之心、彰城市之魂”的理念,在推动城市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智库作用,彰显社会责任。
  目前,同济大学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全校党员、干部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积极投入,努力作为。在此关键时期,我们在这里举办2019城市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既是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邀请到众多业界精英翘楚。今天的嘉宾拥有不同的行业优势和文化背景,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积极交流,共同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贡献专业智慧;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人民的美好生活积极贡献力量!

 

静安区副区长 周海鹰
讲话摘选

  静安历史文脉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商业商务发达,信息交通便捷。当前,我们正深入对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大重要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新时代坐标上对静安提出的"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要求,全力推动静安建设,助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所有这一切,安全有序的城市运行环境是重要基础。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静安高层集中、客流密集、交通繁杂,传统风险压力不小。同时静安地处上海市中心,这里发生的任何事都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城市运营的风险。如何构建防范各类风险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绣出静安特色品牌,是我们不断探索和重点聚焦的重大课题。去年以来,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优势,静安积极推进国家发改委2018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项目建设,率先探索城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全面打造大数据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试验区。接下来,我们将在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区创建工作,推动静安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已连续三年在静安区举办,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前不久,区政府与论坛承办方——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约定,将论坛研究成果率先在静安区落地,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论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