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出城市安全之“花”,看看分论坛在讨论啥(四)

发布时间:2019-12-29
作者:URMI
点击:58

 

 

  编者按:11月22日,由同济大学主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协办、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承办的“2019城市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整个高峰论坛会期一天,分上午集中主论坛和下午四场分论坛分别举行。下午四场分论坛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主办,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消防安全风险防控研究中心、工程风险研究中心和生态风险研究中心承办,围绕“2020•智慧应急”“火灾风险与防控”“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运行风险管理”“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主题展开研讨。今天刊发第四分论坛嘉宾的精彩发言内容摘要,以飨读者。
 
  在“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分论坛,来自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上海聚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与风险防控”主题,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及城市管理息息相关的生物多样性、水环境、大气环境、热环境等四个要素为抓手,深入探讨在当前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格局大方向的基础上,政府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新的目标和路径。通过解析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实践和探索,为城市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宝贵经验,分享创新成果及可行技术路径。

 

上海化学工业区管委会环保办副主任 张发兵
  上海化工区的产业生态建设实践包括废水“一体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一体化”及“一体化”环境监测监控网络;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实践方面,上海化工区形成了“三湿一带小斑块”的生态绿化格局,并因其多样复合的生境类型,使得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和数量高于一般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农田荒地,是重工业区中的佼佼者。
  上海化工区总体初步形成了“人工绿地+人工湿地+自然绿地”相结合的园区自然生态系统,园区耐盐碱植物的自然出现等多项观察结果表明了园区生态系统自修复的萌芽发端开启,使生态演替进入减熵的正向循环阶段。

 

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冉景丞
  目前,遗传资源丧失、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山水林田湖草人是生命共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要适度控制干预、管理人的行为,尊重生命,允许荒芜存在,科学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关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了解是基础,尊重是本质,权衡是路径”,要充分考虑取舍、效能和成本,更要建设和保护好生态廊道与生态网络。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季永兴
  根据相关规划,淀山湖区域的建设以世界级湖区为目标,适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落实“一江一河一湖”部署要求、实施还湖于民、还岸于民的重要举措,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日内瓦湖、博登湖、京都琵琶湖、杭州西湖为参考案例,可分析世界级湖区的共性表现为: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城市生态功能、多元化产业的综合旅游开发、系统的沿湖规划及整体开发、结合资源打造的主题性特色旅游产品、保护性开发与经营管理。对淀山湖环湖贯通的建议:贯通与防洪同步实施,确保功能完整;环湖水岸同步治理,确保整体提升;先腾地贯通再提升,确保有序推进;省市方案统一协调,确保分区实施;尽快出台上位规划,确保上下衔接。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贾卫红
  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特征和灾害、防洪除涝的格局标准,构成了上海河湖风险的背景。洪涝灾害的主要风险主要包括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区域除涝、城镇排水四方面。针对风险的对策有:黄浦江河口建闸、加快骨干河道和水利片外围闸建设、研究不同对象的更高标准风险防御措施、研究水利片的综合调度方案。

 

上海市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王淳
  徐汇区将扬尘污染管控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以常态化、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为工作目标,从2007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开展扬尘污染防治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模式,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由区生态环境局和区建管委牵头建立的统一的扬尘联席会议平台,包含大气空气监测系统、道路扬尘监测系统、道路积尘监测系统、工地扬尘监测系统等全方位监测系统、无人机全域巡查和网格化2.0运输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并建立了有针对性的执法和通报机制,使得扬尘精细化管理监督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所所长 叶建峰
  广泛存在于环境当中,尤其是陆域自然水体的微塑料颗粒会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目前研究已经证实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地。在众多研究中,其研究对象大多针对内陆小区域水体,缺乏大流域系统性研究。其中,城市是陆域微塑料研究的关键,而城市水体的复杂性、城市内部功能设施的多样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水体造成了众多影响,迫切需要理清微塑料在城市水体中的分布水平、受污染源干扰程度等特征。
  通过对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金泽水源地等重要水体的自然水体泵站、污水处理厂中的微塑料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力传输是金泽水源地水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工业区和商业区对黄浦江水中微塑料贡献度较高、苏州河水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生活源,其中泵站溢流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也是其主要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谢俊民
  通过在上海市徐汇区典型的公租房——馨逸公寓热流模拟实践的经验,探索了绿地消减城市热岛效应监测云平台、建筑行业3D热流模拟技术。该技术支持热岛效应模拟/风环境模拟/日照模拟、绿化植栽配置设计、评估人居舒适度、城市高温区模拟(热风险预估)、设计了建筑模拟评估一体化解决方案,使设计、模拟、评估形成良性循环,提升了整体环境效应,达到了健康舒适节能的城市建筑空间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较低的环境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微气候环境条件,并在规划及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

 

微资源(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蔡康
  随着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消除劣五类-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热烈开展,城市水体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核心需求已从“污染治理”转移到“水质养护”和“污染预防”。
  “大江大湖是城市的名片,家旁的小河才是游子的回忆。”末梢水系作为与城市息息相关的小微水体,往往能够更加直接地影响到人居环境,是“人水居”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相较于城市的主干水系,末梢水系因其地处主干水系末端、水体小、影响面小和分散的特征而往往被忽视,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末梢水系水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
[向上]